卓越领航·国奖青年丨祖光耀:为所当为,心向未来

发布时间:2024-06-17浏览次数:332

个人简历:

祖光耀,男,汉族,19963月生,中共党员,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心理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。曾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特等奖、苏州大学优秀研究生、校优秀研究生干部、校优秀学生助教。


理可顿悟,事需缓行

进行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寻找研究主题、构思实验设计、收集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等一系列过程。在实际开展研究中,他总会陷入一些问题困境:选取尚未研究过的空白课题能否真正解决某个科学问题?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引入额外变量?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让他深刻体会到,简单性的思考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影响对象的因素,不断认识研究对象的形成条件,最终才能获得研究对象的全面认识。

此外,开展心理学实验离不开编写实验程序,对于不熟悉代码编程的他又是一大难题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,他对照实验设计,一步一步运行代码,并进行手动标注和解释,从而理解程序运行背后的原理和逻辑。凭着对科研的满腔热情,他刻苦努力,一步一步走,一点一滴积累,为探索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破局之道,对外输出

在刚刚接触科研时,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每天的活动就是阅读文献,理解文献,或是了解文献中所提到的方法和技术。导师对他说:“善于思考本身是件好事,但是如果不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行动,是无法推进科学研究的,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实际研究中发现,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要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去发掘”。那次谈话对他启发很大。

在导师的指导和师门同学们的帮助下,他积极开展研究活动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SCI论文3篇、中文核心期刊《心理学报》1篇。从最初的寻找研究主题,到最后的投稿发表,体系化的写作过程也是他对外输出知识的过程,他逐步熟悉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,并在研究质效方面有了很大提升。

感恩于心,回报于行

自研究生入学以来,他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学院和老师们的关心关怀。学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设备、老师们给予学术指导和生活关照、师门内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。这些都是促使他不断进步、不断成长的重要因素。

怀着这种感激,他也承担起对于身边人的责任。在学业上,他和师门的同学互相帮助,解决师弟师妹们在科研上的一些困惑,并给予实验设计上的思路。同时他还长期担任本科生助教,协助老师完成本科生的教学计划。在生活上,他关心身边同学的心理状态,并给予必要的帮助。在社会服务上,他积极参与抗疫活动,向社区报到。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感受着自身的成长。

路虽远行则将至,事虽难做则必成。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,他将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,在科研中成长,在实践中成才,不断进取、勇攀高峰,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新型青年人才!